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文化礼堂网>礼堂分布>大陈镇 正文

杜门村文化礼堂

发布时间: 2016-12-14 10:52:22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在大陈镇风景秀丽的鹅峰山下,有一个充满书香气息村落———杜门村。杜门村风景秀美,民风淳朴,大陈江九都溪穿村而过,还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门书院、东塘革命烈士陵园。这是义乌市民旅游、休闲的一个好去处。

  走进杜门村大礼堂,数十排座椅依次排开,正对面是一个大舞台,颇有剧院的味道。村里的文艺汇演等演艺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大礼堂作为杜门村文化礼堂的一部分,用得最多的还是村民大联欢和大聚会的时候;村民平日里的活动中心是离大礼堂不远的杜门书院。去年开始,大礼堂和杜门书院一起进行修缮改造,共同组成了杜门村现今的文化礼堂。

   傅藻与“杜门”的由来

  从大礼堂往村内走,穿过一条古色古香的小街,有一排老房子,门口挂着两盏大宫灯,重新修缮过的傅氏宗祠分外醒目。位于大陈镇杜门村的傅式宗祠即杜门书院,是义乌古代书院中唯一保存完好的。

  不久前,位于大陈镇秀美的鹅峰山脚下的杜门村,迎来了一批远从福建等地赶来的客人,前来“杜门书院”参加“傅式宗亲会”———暨《中华傅氏通谱》第一卷浙江首发式。

  傅式宗亲们远道而来,是因为杜门村历史上的名人傅藻,以及他留下的杜门书院很好地保存下了傅式的宗谱和历史。

  杜门书院是由傅藻创立的。据清时修撰的《傅氏宗谱》记载,傅藻,字伯长,号国章,生于元代至治元年辛酉(1321年)。七岁丧父,靠母亲楼氏抚养。在私塾就读时,记忆力很好。元惠宗年间,傅藻与宋濂、王祎、刘涓等跟随黄溍学习,闻名江南。至正十三年(1353年),受先生黄缙之命参加秋闱,可惜由于受当时元朝民族政策歧视,落榜不第;返回家乡后,参加编写《义乌县志》。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义乌县令向朝廷推荐了傅藻等四位才子。洪武五年(1372年),傅藻向明太祖提交治国之策,深受明太祖称赞。洪武七年(1374年),傅藻担任翰林院编修,参加《元史》的编写工作。当时,凤阳皇亲国戚极多,很难治理。洪武十年(1377年),明太祖派傅藻担任监察御史、光禄大夫,去凤阳整治。傅藻一一查清真假皇亲,写了20多首诗,回京面呈皇帝。不久,傅藻担任武昌知府、河南廉使。洪武十二年(1379年)秋季,正当傅藻官运如日中天时,他却以侍奉母亲为由,上表请求还乡尽孝。原来,当时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地位,开始斩除开国重臣,傅藻选择了与范蠡、谢安一样的隐居道路,及早抽身。返回义乌后,傅藻修建了贞则堂,给母亲楼氏居住;又在夜珠园修建书院,把书院题名为“杜门”。

  “杜门”,意为闭门不出,谢绝见客。据说傅藻在创立书院后,特意在书院门口贴上“杜门”两个字,就是表示自己“一心杜门谢客,专心于学”。后来,这个村子因此改名叫杜门村。

   古风遗存文脉不散

  走进杜门书院,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书院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三进五开间,单檐硬山墙砖木结构。三级马头墙,宛如天马行空,前仰后合,二二进间穿廊相通,布局精巧,风格清雅。书院内,挂着众多匾额,据介绍,“尚书第”匾、“乡进士”匾、“德行可风”匾,是清朝道光年间留下来的古物;“荡寇宁民”匾、“御史第”匾、“进士”匾、“杜门书院”匾等则是1992年重修杜门书院时仿制的。

  去年,杜门书院经过重新修缮,改建成了文化礼堂。与其他礼堂相比,这座在杜门书院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文化礼堂,除了有常规的文化讲堂、图书室、棋牌室等文体场所外,其浓厚的书香气似乎延续了更多的古风文脉。

  “几百年过去了,这个祠堂能保存下来已很不容易了,除了我们傅氏祖先的灵牌外,还有一些古书桌、古书椅以及其他一些‘古物’在文革时被毁掉了,真是可惜了。”据管理书院的傅汝尧老人介绍,破损的杜门书院分别在1991年和2010年左右进行了两次大修,小修则有很多次了。

  忆古思今,虽说继傅藻之后,杜门很少有人能在历史上如前者那样大放异彩,但在百年文化的积淀和熏陶下,杜门村一直民风淳朴、妻贤子孝,而且这里崇尚文化、学风甚盛,走出去不少佼佼学子。

  在杜门书院一侧的农家书屋里,2000多册藏书对于村民们来说却显得不太够用。在记者到访时,正有两名学生在书屋内翻找书籍,一位老人则坐在书桌旁静静地看书。据村民介绍,村里爱看书的人很多,而且村里很多小学生也爱到农家书屋里来看书。这么多年过去,杜门村的书香一直没有断过。

  随着书院的改建,杜门村的村民活动也比以前丰富得多。文化礼堂建成以来,杜门村一直不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敬老活动,还以村民为主体建起了三支业余文艺队和一支篮球队,文化氛围相当浓厚。在离杜门书院数十米处的篮球场上,还立着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每到夜晚,年轻人在球场打篮球,而其他村民则通过显示屏观看电影,抑或是学习舞蹈等。如今杜门村的文化礼堂承载的功能更加强大,除了延续和发展“杜门”古老的书香气质,更成了集文化、教学、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场所,深受村民们喜爱。

  走进杜门书院,书香气息扑面而来:书院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三进五开间,单檐硬山墙砖木结构。三级马头墙,宛如天马行空,前仰后合,二二进间穿廊相通,布局精巧,风格清雅。书院内,挂着众多匾额,据介绍,“尚书第”匾、“乡进士”匾、“德行可风”匾,是清朝道光年间留下来的古物;“荡寇宁民”匾、“御史第”匾、“进士”匾、“杜门书院”匾等则是1992年重修杜门书院时仿制的。

  去年,杜门书院经过重新修缮,改建成了文化礼堂。与其他礼堂相比,这座在杜门书院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文化礼堂,除了有常规的文化讲堂、图书室、棋牌室等文体场所外,其浓厚的书香气似乎延续了更多的古风文脉。

  “几百年过去了,这个祠堂能保存下来已很不容易了,除了我们傅氏祖先的灵牌外,还有一些古书桌、古书椅以及其他一些‘古物’在文革时被毁掉了,真是可惜了。”据管理书院的傅汝尧老人介绍,破损的杜门书院分别在1991年和2010年左右进行了两次大修,小修则有很多次了。

  忆古思今,虽说继傅藻之后,杜门很少有人能在历史上如前者那样大放异彩,但在百年文化的积淀和熏陶下,杜门村一直民风淳朴、妻贤子孝,而且这里崇尚文化、学风甚盛,走出去不少佼佼学子。

  在杜门书院一侧的农家书屋里,2000多册藏书对于村民们来说却显得不太够用。在记者到访时,正有两名学生在书屋内翻找书籍,一位老人则坐在书桌旁静静地看书。据村民介绍,村里爱看书的人很多,而且村里很多小学生也爱到农家书屋里来看书。这么多年过去,杜门村的书香一直没有断过。

  随着书院的改建,杜门村的村民活动也比以前丰富得多。文化礼堂建成以来,杜门村一直不定期开展各种文体、敬老活动,还以村民为主体建起了三支业余文艺队和一支篮球队,文化氛围相当浓厚。在离杜门书院数十米处的篮球场上,还立着一块巨大的显示屏,每到夜晚,年轻人在球场打篮球,而其他村民则通过显示屏观看电影,抑或是学习舞蹈等。如今杜门村的文化礼堂承载的功能更加强大,除了延续和发展“杜门”古老的书香气质,更成了集文化、教学、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场所,深受村民们喜爱。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