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寺口蒋文化礼堂: 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远
中国义乌网12月20日讯(记者 丁园园 编辑 程雄)蒋氏宗祠,座落于义乌市上溪镇寺口蒋村,造型典雅,结构厚实,雕刻精湛,布局严谨,是典型的江南厅堂徽派建筑。随着农村文化礼堂在乌伤大地的竞相开放,蒋氏宗祠也迎来了一重新的身份——寺口蒋文化礼堂,成为寺口蒋村一张亮丽的文化新名片。
蒋氏宗祠始建于大清光末年,风刀霜剑几度春秋,经历了数世易主,几多变故的昔日之华堂,呈现出风雨飘摇的破败景象,2007年,村人出资对宗祠进行了全面修缮。房无人居便显清冷,2017年12月,寺口蒋村将宗祠提升为文化礼堂,并于今年6月改建完毕,投入使用。今年7月,礼堂通过验收,被评为三星级文化礼堂。
走进寺口蒋村,一面介绍了寺口蒋村村情村史、民俗风情、村规民约的背景墙,将村子的文化历史背景无声地在眼前铺陈开来。寺口蒋村位于上溪镇最南端,距今已有750多年的历史,全村共有449户,人口968人,改革开放前,全村以农耕为主,改革开放后,村民逐渐走上办厂经商的道路,涌现出一大批经商办厂的能人,并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
寺口蒋文化礼堂依坡而建,地形东高西低。沿中轴线依次为穿门亭、前进、中进、后进。穿门亭与前进部分为樟木与石柱结构,分上、下两层。正门两侧,石狮雄踞,更显气魄。
走进文化礼堂,是一方古典雅致的舞台,“‘寺口蒋文化礼堂开堂典礼暨文化礼堂理事会成立大会’是舞台的第一次亮相,很多节目都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整场活动弄得很不错。”提起开堂典礼的繁盛,寺口蒋村村书记蒋正茂还是记忆犹新,“文化礼堂让村里的各类文化活动,比如开蒙礼、壮行礼、农村庆丰收文艺晚会等有了一个开展的平台,也让村民的才艺有了展示的舞台。”
舞台的正对面是中进,中进又名正厅,为山顶穿门架冬瓜梁结构,改建成文化讲堂的正厅,保留了宗祠的古朴韵味,是村里各种生活会、讲座、义诊等活动的主要阵地。
中进后面的后进是村里的乡贤名人馆,先贤蒋启兰、道情艺人蒋耿明、密密麻麻的大学生榜单......“‘诗礼继世,耕读传家’是村里的传统,也是我们文化礼堂的一个主要宗旨。”蒋正茂说,“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远”的意蕴,好比是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在蒋式家族中世代传承,历久不衰。
除此之外,文化礼堂还设有书画室,农耕记忆、春泥计划室、悦读吧、红糖红曲馆等。提起红曲,蒋正茂告诉记者,红曲被称为食物中的天然血脂清道夫,它产生的洛伐他汀,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功能,红曲还是一种天然着色剂,含有大量天然色素,上海的红豆腐乳,北京的小吃灌肠等,里面都含有红曲。“红曲是村里的一项传统手艺,与红糖、火腿并称为寺口蒋的‘三大宝’,代表了义乌寺口蒋当地的一种文化。”
“以前对村里的文化历史概念很模糊,通过文化礼堂,我知道了村里的很多传统故事,文化礼堂也起到了一种移风易俗的作用,村民精神文化丰富了,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寺口蒋村村民蒋文祥表示。
文化礼堂是展示村容村貌的新窗口,也是村民丰富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文化礼堂的创建,提升了村民的文化品位,让村文化事业走向了一个新的里程。”蒋正茂表示,以后文化礼堂还将引入村里的民俗文化红灯展,也将从内容上进一步丰富礼堂活动,努力把文化礼堂谋划好、运营好,进一步增强村文化氛围,为村民送上丰盛的精神食粮。
蒋氏宗祠见证了寺口蒋村的历史,如今,它又将以文化礼堂的新面貌继续见证寺口蒋村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明天。蒋式祖先“诗礼继世耕读传家”的精神风范,也将滋养万代,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