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苏溪镇“大喇叭”开讲 乡音传播党的“好声音”
中国义乌网7月10日讯(记者蒋守洋编辑程雄)“乡亲们,晚上好!现在是苏溪镇乡音‘大喇叭’讲学习的第一期,欢迎大家收听。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7月10日傍晚6点,义乌市苏溪镇5个社区、43个行政村550个乡音“大喇叭”准时响了起来,这是苏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出的“逢五乡音讲学习”的第一期,也是这一距离老百姓最近的宣传阵地继防疫知识宣讲后再度发声。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苏溪镇致力于让乡音“大喇叭”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大阵地”、传授美丽城镇建设知识的“大平台”、倡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讲堂”。
“大喇叭”响起来传递党情乡音
熟悉的乡音,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乡音“大喇叭”在苏溪的每个角落响起,显得格外亲切。里西岗村是苏溪镇的偏远山村,为了更好地收听大喇叭,村里的老党员熊春荣第一个来到村里的小广场,紧接着,不少村民也纷纷从家中搬出椅子边听边聊。
“近期,苏溪镇依法对未按分类标准投放行为进行处罚。6月15日,崔某华在苏溪镇里宅村从楼上向楼下抛撒物品,被处罚200元……”听到这里,里宅村原本有些嘈杂的小庭院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竖起耳朵认真学习了义乌市垃圾分类示范村六都村的做法。里宅村村党支部书记孙荷香打开手机录音,将“大喇叭”分享的干货全程收录了下来,打算回家后整理出来在村里告示栏进行二次宣传,“通报批评是另一种形式的激励,我们要知耻而后勇,争取下次被点名的时候,是正面的表扬。”
据了解,苏溪镇的乡音“大喇叭”里不仅宣讲党的政策,还有新闻、有服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重要理论和镇里事、百姓事相结合,用最朴实的语言传播理论、讲解例子、说村里故事,大家感到既亲切又熟悉。20分钟的乡音播报,让六都村村民骆武其颇为感慨:“我是一名老党员,由于不识字,好多的时政新闻、党的政策理论我都不能及时了解。现在有了‘大喇叭’宣传好政策,老百姓在院子里,田间地头都能听到,这个方法好!”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了解,乡音“大喇叭”会在每个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的傍晚6点准时开播。
曾经,乡村大喇叭是农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渠道,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视、电脑、手机先后普及,乡村“大喇叭”逐渐淡出宣传阵地。苏溪镇为何要重启这一工程?
“时效强、覆盖广、受众定位准、内容可定制……大喇叭具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有效地打通了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苏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村,很多老百姓长期务农务工,又不会上网,大喇叭响起来后,群众无论忙闲都可以及时听到时政要闻,掌握有效信息,不仅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知识和法制意识。接下来,苏溪镇将陆续推出我们村的故事、党员说事、桑梓情怀忆峥嵘等系列,用亲切的乡音传播,让百姓听得懂、接地气,助推镇里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新时代文明建设。
苏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用乡音乡语传递党的声音,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政策,用身边鲜活的例子传播正能量,这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只有这样才能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