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文化礼堂网>动态资讯 正文

义乌上吴村文化礼堂:立于“天桥”之下 发扬勤耕传统

发布时间: 2021-08-11 09:04:32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王佳丽

上吴村文化礼堂全景

天桥穿村而过。

上吴村农作物模拟展示。

唱民歌《数车子》。

  中国义乌网8月11日讯(义乌商报记者 王佳丽)赤岸镇上吴村,立于“天桥”之下数年,像是被束缚着,又像是被簇拥着,但无论怎么看,它都呈现出一种向上生长的姿态,与这个村庄相辅相成,融合发展。

  “天桥”之下兴更替

  驱车行驶至义武公路赤岸镇路段,你是否有注意到一座高高架起的“天桥”?这座“天桥”似一只大手,牢牢撑起一座引水渠,曾经为义武公路旁的上吴村及周边带去源源不断的灌溉之水。“这座‘天桥’是村里的恩惠,多少年了,没有它,村里的粮食都收不成。”上吴村党支部书记朱贵友说。

  据村史记载,这座“天桥”是柏峰水库的引水渡槽,始建于1971年,至今已50年。它自东向西横跨在下清溪村小杨庵和上吴村杨梅山之间,全长700余米,最高处达30多米,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要功能是抗旱防汛。“天桥”连通周围十余公里“红旗渠”,利用地势优势引出柏峰水库的水,用来灌溉当时的毛店公社、赤岸公社、倍磊公社、田心公社等地的农田。基于安全考虑,水务部门已于2016年改建地下水管来替代它的主要功能。上吴村“天桥”已完成历史使命,它与时光一同见证着上吴村的发展更替。

  上吴村内一栋栋房屋沿着“天桥”而建,似乎早已把“天桥”当作村庄的一部分。楼房屋顶与“天桥”柱脚相邻,屋旁的常青藤蔓将触角延伸至“天桥”之上,村民的心也与“天桥”相互缠绕。如今,“天桥”的历史已被记载于村文化礼堂的宣传栏中,无论“天桥”去或留,这份记忆不会变,这份依赖不会散。

  勤耕好学代代传

  “一回过一来打高,一回一双两采高!一回两一零三来,一回两双四采高!”清晨,上吴村吴溪溪边,传出高亢的民歌声。只见三位七旬老人默契地配合着,演绎了源远流长的上吴踏水歌《数车子》。这是上吴村70年代大旱时期,村民为了踏水灌溉而作的民歌,一传承就是半个世纪。

  推开文化礼堂沉重的木制大门,礼堂右侧,这首《数车子》赫然印于墙上。而大院左侧,印有“丰”字的黄泥亭子令人眼前一亮,拿着铁锹的铜人用另一只手擦着汗,形象地表达了农民辛勤耕作后大丰收的喜悦心情。

  上吴村历来以勤耕好学闻名,其村庄的勤耕特色便凝聚于村中央的文化礼堂中。上吴村文化礼堂由村大会堂改建而成,在一楼大会堂内,宽敞的舞台与广场的设置,方便了村民们举办各类精神文化活动。周围的墙壁上,挂着村史村情、迁徙源流、历史沿革、寿星榜、军人榜、好人榜等内容。

  不过,上吴村文化礼堂建设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文化礼堂二楼的农耕文明馆。打开馆内的灯带,整个场馆在灯光照射下显得金光闪闪。“农耕文明演进史”如一幅幅生动的油画,在墙上徐徐铺开。馆中央是上吴村的耕地农作物陈列展,各种农作物与房屋、人、动物等模拟元素相结合,激起观光客的童心。

  据悉,上吴村的土壤为红壤,因气候条件好,红壤的黏粒含量很高,其渗透性好,非常适合种植稻米、茶、西瓜、甘蔗等农作物。而在文化礼堂二楼,还专门设了一个上吴特产馆,详细介绍了西瓜、葡萄、毛芋、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特色。

  勤耕好学是上吴村一直以来的优秀传统,同时,上吴村的学子勤奋刻苦、学业优秀,历来为邻村所称道。文化礼堂的一侧墙上,是上吴村体坛姐妹花朱海颖和朱海明二人。她们因分别在世界技巧赛、体操比赛上获奖,成为上吴村人的骄傲和榜样。受她们影响,村内兴起一股运动之风,腰鼓队、广场舞队、乒乓球队、锣鼓队、羽毛球队等兴趣队伍兴起,扬起了村内精神娱乐活动新风尚。

  文化遗存恒久远

  一个村庄在历史变迁中,只有守住文化根脉,留住历史精粹,才能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近年来,上吴村通过空心村改造等工作,村庄内部的一些老旧房屋已变成了一排排崭新的楼房,但是,总有那么几栋老建筑,如守着时空的茧,等待着化茧成蝶的那天,被时代看见,被历史窥见。

  在村中间,有一栋古建筑,白墙黑瓦,与蓝天相映成趣。顺义堂,这个快要被人们忘记的名字,幸运成为了义乌市文物保护点。顺义堂内共有16间,约建于1898年,至今已有121年历史了。

  “顺德堂没能保留下来,真的很可惜。”据朱贵友介绍,村内的顺德堂约建于乾隆年间的中后期,至今已有200余年。上吴村称其为“全园”,“全园”占地面积足有4亩左右,号称120间落地屋,但因年久失修,顺德堂于2011年倒塌后拆除。

  上吴村文化礼堂还设有文化习俗馆。蓑衣斗笠、水稻风车、龙灯灯头、老磁带等等民俗物件一一陈列其中。“什么叫‘包斤头’,迎龙灯的灯头是干什么的,现在的孩子都不太懂,传承这些文化习俗,也是我们的责任。”朱贵友说。

  传承是一种渗透,一种耳濡目染,一种津津乐道。但愿更多年轻人享受传承的乐趣,主动传承,乐于传承,善于传承,而文化礼堂的建成与发展,便是一切的开始。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