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文化礼堂网>礼堂分布>上溪镇 正文

下宅村文化礼堂

发布时间: 2017-06-22 10:50:28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张静恬

  中国义乌网6月14日讯(商报记者 张静恬)“白云留恋,苍翠凤山,溪水留恋这片金色田园。祖辈智慧,融入我血脉,英雄故事在暖风中流传……”这首名为《家在下宅》的村歌,唱得就是群山碧水环抱间的上溪镇下宅村。

  下宅村地处义西山区,南与金华溪口村相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洋马岭水库、石塔塘水库、毛盖引水工程和溪口至沿华拦水溪塍。改革开放后,有70%的农户住进新房,开展了自来水改造、电力改造、水塘修缮、路面硬化建设,兴建了灯光球场、停车场等设施。十八大以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修复古建筑,建设文化礼堂,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抚摸历史痕迹重温红色记忆

  在下宅村文化礼堂的外墙上挂着一块显眼的牌子,上面写着“第八大队成立旧址”。于前凝神伫立,翻阅一段段掩埋在历史烟尘中的往事,重新追随革命志士的传奇人生,依旧可以清晰而强烈地感受到,血雨腥风下,这些革命烈士的热血情怀。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1942年5月15日,日军调动14万兵力发动了浙赣战役。21日,义乌沦陷。沦陷前两天,即1942年5月19日,金属地区特派员陈雨笠,深知形势严峻,在失去上级党组织领导的情况下,毅然独立自主地在义乌柳村共产党员杨文清家,召开历时两天的党的紧急会议,决定开展抗日武装斗争,誓与日寇抗战到底。

  柳村会议后,中共地下党组织迅速把会议精神传达到基层党员,发动群众起来抗日保家。1942年7月7日,在下宅祠堂成立了“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队”。7月下旬,党组织决定把这支抗日武装更名为“钱南军别动第一支队第八大队”。1942年冬,第八大队改番号为“金义联防第八自卫大队”;1943年12月,八大队改番号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第八大队”。这支让日寇闻风丧胆的部队,从下宅村开始逐渐扩大,成了金(金华)义(义乌)浦(浦江)兰(兰溪)抗日斗争中的中流砥柱。

  1942年6月,陈雨笠从兰溪、永康等地传达布置柳村会议精神后回到义南秘密住地。为了方便工作,中共义乌县委选择下宅村作为他的秘密住地。陈雨笠随即与胡漠一起穿越铁道封锁线到义西下宅,长住在金天厅等户家里。党的秘密会议在这里召开,有关根据地建设、部队发展方略等党的政策策略从这里发出,传遍金义浦兰抗日根据地。下宅村与有小延安之称的吴店及抗日民主政府(金义联防办事处)所在地溪华一样,成为金义浦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之一。

  据介绍,下宅人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早在1936年就建立了中共地下党下宅支部,有党员23名。1941年春,中共义乌县特派员江征帆就在下宅祠堂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为时半月有余,30余人参加。保卫、食宿都由下宅党支部负责承担。第八大队成立后,下宅有十余人参加了部队,奔向抗日前线。下宅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分别组织了农会、自卫队、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积极参加抗日,掩护革命同志,安排抗日志士食宿等等,下宅村成为抗日斗争的红色堡垒。

  挖掘传统民俗建设精神家园

  如今徜徉在下宅村文化礼堂内,村民大舞台、农耕器具博物馆、农家书屋……各式各样的农民精神文化活动阵地,令人应接不暇。在文化礼堂建设中,下宅村将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融合到文化礼堂的建设中,使文化礼堂不仅成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乐园,还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殿堂。

  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挖掘传统文化之“根”,用文化氛围滋润村民心灵。每到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下宅村文化礼堂内总是张灯结彩、热闹盈门。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包粽子、品尝清明粿,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欢度节日。每到此刻,舞台之上,排舞、锣鼓齐上阵,说唱弹演,精彩不断;舞台之下,驻足欣赏,其乐融融。

  昔日,成立于解放初期的下宅婺剧团以细腻传神的表演、变换自如的唱腔在金华一带红极一时。今时,村民们自己“搭台唱戏”,开展节庆礼仪、乡风文明、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活动,无数“文艺达人”不断涌现,文化礼堂便成了发掘村民文艺细胞的“伯乐”。

  蓑衣、风车、手工织布机……环绕文化礼堂大舞台一周的便是村内自设的农耕器具博物馆。这些展品大都来自村民家中,原本废置的物件被重新挖掘保护起来,诉说着农耕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这些恍若隔世的旧物里,孩子们看的是新鲜与好奇,大人们看见的则是满满的记忆与乡愁。

  下宅村农耕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孕育出了底蕴深厚的农耕文化。下宅村的农耕文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这些美丽乡村的灵魂一代代在村内传承,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为美丽乡村建设添活力、聚人气。

  迎龙灯是下宅村正月里最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民众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下宅斗牛是金华斗牛民俗的一部分,金华斗牛始于赵宋明道年间,积习相沿,经久不衰,其场面之惊险、壮观令人赞叹。

  近年来,下宅村村民在保护“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同时,精神文明成果同样收获颇丰。漫步在乡间村道,听着邻里互叙家常,跟随村民的脚步踏进文化礼堂,静待片刻或贪享半日,幽静的农村生活风景让一切都返璞归真。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