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叶村文化礼堂
文化长廊五云讲堂后叶村文化礼堂。礼堂四周翰墨飘香,悬挂着的各类书画作品皆出自村民之手。文化礼堂内古色古香,处处可以触摸到文化的脉搏。新建的文化礼堂搭有戏台。
楼氏家庙
“十里梅溪水,千载五云乡,大禹精神在,血脉里流淌。青山绿水,祖先在守望,古井清泉,代代育栋梁……”在城西街道后叶村民的心中,历史的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从楼氏家庙到后叶文化礼堂,历史也在后叶村传承着近千年的家族精神,凝结成一颗颗小小的种子,种在一代代人心中。
后叶村地处城西街道西部,西临上杨村,北靠流下村、夏演村。省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现有常住人口800余人,300多户。村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现有耕地四百亩,山林三百亩,物产丰富,风景秀丽。
处处文化香
2014年,后叶村启动了文化礼堂建设,将原有的楼氏家庙改建为文化礼堂。在改建过程中,后叶村致力于挖掘村庄历史、梳理村落文脉、展示乡风文明,将楼氏先贤的人文脉络串珠成线,认真梳理了后叶先人留下的精神财富,整理出楼氏几十位名人的生平传奇故事,融礼堂硬件与文化软件为一体,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特质。
改建后的楼氏家庙有了新的身份而重新焕发着生机,新建的文化礼堂因历史积淀显得颇有深意。
如今的后叶村文化礼堂坐落在一片寻常民居当中,仿古建筑的文化礼堂格外引人注目。从右侧的边门走进文化礼堂,里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处处可以触摸到文化的脉搏:礼堂四周翰墨飘香,悬挂着的各类书法作品皆出自村民之手,其中不乏古稀老人的墨宝,也收藏了10岁儿童的书法作品;还有墙上和屋檐下的近50幅工笔水彩画,也都是村民们的杰作,所画内容包括《岳母刺字》、《大破金龙阵》、《三顾茅庐》、《桃园结义》等四大名著经典桥段和历史典故;当年家庙残存的金匾、石刻还安放在文化礼堂内,供后人瞻仰;后厅陈列着楼氏家族先祖和先贤的画像、事迹和家训族谱;十八根石柱上刻有描述十八位先贤历史事迹的楹联,仿佛在诉说着那些光荣岁月……
浓浓家国情
后叶村原名后奕或后裔,人们习惯叫梅口后裔,古称梅溪竹山里。东汉麒麟阁护军都宪太师楼重玉代皇东征,带兵五千,破虏十万,执掌朝纲,边安寇静。汉顺帝永建年间,护驾南巡,病故于南昌,钦命侍中李汪送柩回乡,途经义乌香山,发现此地山环水绕,风水大佳,遂御葬于此。幼子良騧,结庐守墓。第十一世孙楼仁宁迁徙竹山里,苗派第三十代孙楼毓谦定居梅口后叶,距今已有900多年。
楼氏家庙自建成至今几度遭毁几度重修。据村党支部书记楼西萍介绍,后叶村的梅溪楼氏始祖迁回梅口后叶后就创建了公祠,直至明初太史公翰林学士楼琏,因方孝孺草诏抗命遭诛,祸连十族,村民怕牵连纷纷外迁,宗祠焚毁,一度凋零。之后蒙恩昭雪,楼氏后裔重整家业,至清朝,已成为义乌名村,几千烟灶,十分繁华。如今所见的楼氏家庙始建于清雍正壬子年(1732),乾隆丁巳年(1737)落成。此后,乾隆戊戌年(1778)、道光初年、道光廿九年(1849)又三次坍塌重修。至民国十六年又一次大修。最近一次重修为2009年,楼氏家庙修缮一新,坐北朝南,为三进五开间,中间穿堂和左右穿廊组成的院落,占地面积为653平方米。
乡音宣讲参赛节目《五水共治》
“纵观楼氏家庙的兴废变迁,便知道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创业的艰辛,守业的不易。”文化礼堂管理员楼耶高说,将家庙改建成礼堂也是为了让族人后裔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传承家风家训。
走进礼堂后厅,几十位楼氏名人的生平故事被书写装裱上墙。从古至今,楼氏家族耕读传家,子孙后代奋发有为,历朝历代英雄辈出。据统计,进士及第116位,举人43位。对后叶村民来说,这些历史先贤是后叶文化礼堂亮出的一张金名片。
75岁的村民楼西林说,这些先贤都是后叶人的骄傲,“要把先人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拳拳传承心
后叶是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历史上几遭战乱劫难,变成一片废墟,战后几番重建。这里的山水,呈现的不仅是自然的清雅古朴,还刻写着一个民族聪颖的天资,更蕴藏着一个地方顽强坚毅的千古文明。
改革开放前,后叶村民以农为主,粮食自给有余,副业有种植甘蔗、抽白糖、抽索粉,闻名遐迩。村民农闲时外出打工,弹棉花、串棕、泥水、木工、裁缝、补鞋等都有名气。其中“串棕弹棉”最具特色。早年间,城西有句俗语:上半年串串棕棚种种田,下半年弹弹木棉过过年。这就是改革开放前后叶村老百姓的真实写照。(所谓“串棕”,就是编织蓑衣和棕棚;所谓“弹棉”,就是用手工方法制作棉胎。“串棕弹棉”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技艺。)
改革开放后,后叶村民勤劳致富,创办企业,村民生活和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如今,文化礼堂的建设,让后叶村丰富多彩的当地名人和乡俗文化“复活”,保留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文化礼堂已成为后叶村历史文化传承的大平台和正能量的辐射源,浸润着村民的生活。
漫步在礼堂各个廊道,翰墨飘香的五云书画社,氛围浓郁的五云诗社,颇有时代印记的先贤展厅,新奇有趣的五云讲堂……这一扇扇门后,就是村民们多样的文化生活——村民白天在礼堂看书、写字、画画,晚上到文化礼堂唱歌、跳舞、聊天。旧时的家庙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新建的文化礼堂扮演起了一个“凝聚精神”的角色,俨然成为新农村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