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文化礼堂网>礼堂分布>大陈镇 正文

宦塘村文化礼堂

发布时间: 2016-12-14 11:07:18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宦塘村位于义乌最北,坐落于勾嵊山、道人山两大名山脚下。东邻东塘村、楼家坞村,南接楼村,西与诸暨广亭村依山相连,北靠红峰村。村子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根据村史志记载:明洪武(1373年),万十六公五世孙从苏溪渭水塘定居宦塘村,至今已有640余年……

  宦塘村155号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这里不仅是蒋氏宗祠,还是宦塘村文化礼堂。2013年9月,宦塘村启动了文化礼堂建设,对蒋氏宗祠进行大整修,11月顺利完工。从此,集大型舞台、乌伤学堂、农家书屋、春泥活动室、竹制品展示厅等场所为一体的文化大礼堂就成了村民们的“第二个家”,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百年祠堂记录时光流转

  走进祠堂,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四幅画像,画像上的人是宦塘村民们的老祖宗。村民蒋友明说:“明宦塘始祖蒋守正原来在绍兴定居,后移到苏溪,有人跟他说,宦塘位于勾嵊山脚下,曾是越王勾践呆过的地方,人杰地灵,青山绿水,定居于此,造福子孙。蒋守正就来到这里定居下来了。”

  直至光绪1883年,靠太公山、太公田每年出租收入累积投资,加上村民助工、助木材,才建起了蒋氏宗祠。宗祠面积近800平方米,五开间,前中后三厅。前进建万年台,供戏班子演戏,左右两边厢房供妇女看戏;中进供男人看戏娱乐,后改为学堂;后进设有神龛供祖宗神位。每年正月初一、清明、冬至,每户大小都来这里祭拜。读书学生小学毕业,开祠堂大门,太公在这里分馒头,学生捧肉碗。

  蒋氏宗祠历经百年历史洗礼,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格局,建筑精美、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或顶、或檐、或柱、或梁,制作讲究、工艺精湛、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蒋仲苓一直非常想回到蒋氏宗祠看看,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回来,心系家乡的蒋仲苓在2002年3月12日,让自己的儿媳妇将刻着“中国心,故乡情”的石碑送到宗祠。直到2005年,已有83岁高龄的蒋仲苓终于来到了这里,并写下了“功宗德祖”四个大字,挂于厅堂正上方的门梁上。

  远近闻名的文化示范村

  几百年来,宦塘村民勤奋创业,祖辈靠山吃山,育林育竹,发展林业农业生产,多种经营,艰苦建设家园。村民们依靠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毛竹产业和旅游业,不仅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小洋楼,而且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大村,2007年还被浙江省文化厅正式命名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

  宦塘村是出了名的竹乡,光毛竹就有3200亩,因此村文化礼堂里特意开设了“竹制品展示厅”。厅内不仅有村里老师傅做的竹篮、水果盘,还放置着许多精美的竹雕,如摆放在展厅中央的“九龙献珠”。每一样作品都展现着宦塘悠久而浓厚的竹文化,无不体现了村民们对竹子的特殊感情。

  2004年,村文化礼堂里建了一个“农家书屋”,里面有3300余本书。书柜两侧是一条条小板凳,村民们可以在书屋看书,也可以把书借回家看。

  宦塘村爱好书法的人特别多。村民委员会主任蒋惠灿就在书屋的右侧弄起了书画院,还特意邀请一些书画名家到村里指导。村民的创作激情也被激发,书画院三面墙上挂满了村民的作品。如今,不仅宦塘村村民喜欢聚到书画院,连附近的村民都赶来切磋技艺。

  “乌伤学堂”右侧的墙壁上挂着许多村民活动的照片,腰鼓队、什锦锣鼓班、女子铜管乐队、篮球队等各种文艺团体的演出和比赛都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据称,宦塘村2002年组建腰鼓队时颇费了一番周折。起先,村民们觉得在别人面前蹦来蹦去太丢人,都纷纷反对。经过村干部一次次上门做思想工作,腰鼓队才组建成功。后来,很多村民不仅自愿要求加入,还自掏腰包购买器具。现在,邻近的村子都来请宦塘村的腰鼓队员去他们村当腰鼓队老师。而什锦锣鼓班还在参加义乌市文化节时获得了三等奖。

  宦塘村文化礼堂可以说是村民们的“文化港湾”。无论是前厅、中厅还是后厅,村史廊、成就廊、民风廊都记录下了宦塘村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能人榜、道德榜、英模榜则全面展示道德模范、好媳妇、孝子、老寿星,传承村庄的优良传统与文化。

  老人孩子的幸福乐园

  除了“竹制品展示厅”,星光老年之家也被设在村文化礼堂里,这里可以说是老人们的“第二个家”。

  星光老年之家分为老年教育中心、为老服务中心、老年文体中心,这三个中心几乎包揽了老年人所有的生活需求:政策咨询、医疗咨询、定期体检、老年保健、上门理发、维修家电、打扫卫生、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出殡送行……

  村民蒋友明说:“这给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像‘乌伤学堂’,每个月都有学习计划,有时是健康讲座,有时是防火宣传。”

  村文化礼堂不仅丰富了老人们的文化生活,也成为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祠堂右侧的二楼是“春泥活动室”,退休教师蒋品军说:“这间教室,是为村里的孩子们建的。每到暑假、寒假,我就会来给这20多个孩子上课。虽然我曾是一名语文老师,但我可不是给孩子们上文化课的。我教给孩子们的是传统美德,我希望孩子们不仅学习好,更要有美好的品德,敬老爱幼,传承我们宦塘村优良的文化传统。孩子们到了周末、节假日,还会来祠堂帮我们打扫卫生。”

  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村里特意为孩子们设立了奖学金。蒋品军说:“小学考进初中,奖励500元;初中考进高中,奖励1000元。由村干部为他们颁发奖学金。孩子们收到奖学金都特别开心。”

  在文化礼堂享受文化生活,已经成为宦塘村村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从蒋氏宗祠到村文化礼堂,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宦塘村的文化洗涤了人们心灵的尘埃,沉淀下来的是不朽的精神文明。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