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桥村文化礼堂:实现精神富有 打造精神家园
木桥村文化礼堂创建于2014年10月,面积共300平方,内部建有讲堂、文化长廊、农耕文化馆、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等,文化礼堂在木桥村宗祠的基础建筑上提升改建而成。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即是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传承和发扬农村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有重要意义。
村名来历
木桥村四面环水,缸窑溪从头东,分两支,一支经三节湖、前湖、龙船下、连施雅塘、下年塘、过龙船头下,紧靠村南,向西流入义乌江。另一支投北穿堰头转西,连后应湖、下湖穿越陇头朱地面注入义乌江,把村东、北西面包围了。以前河上架上木板桥与外界相通,木桥村名由此而来。
村史村情
木桥位于义乌市最西部,东离城区大约25公里,西与金华金东区一公里之隔。东连缸窑;南临东阳江,与葛仙、泽塘隔岸相望;西界陈店;北靠陇头朱、上胡,全面积1677亩,其中耕地面积960亩,山林面积396亩,现有农户477户,总人口1086人,村民小组16个,党员48名,村民代表53名。
木桥村主要以农业为主,江南乡村,义乌江畔原有有渡口,称(木桥渡),一九八二年取消。过去水路交通便利,逆水而上可去佛堂、江湾、义乌,木筏可通东阳黄田畈。顺水西流,直去金华、兰溪、过富春江、下钱塘江、直通杭州。(杭州戏一戏,要对大肉猪)是木桥村(水通南国三千里)的写照:如今低佛公路横贯村前。义低线、佛低线公交车从村前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随着义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木桥村先后召开了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理论和“-”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村民民主自治组织。村两委班子高度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努力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前进。
春泥计划活动
春泥计划是木桥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全村”的理念,按照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要求,全面实施。
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广大未成年人生活,营造未成年人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环境,木桥村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展“春泥计划”活动,惠及未成年人80多人次。
充分利用青少年寒暑假契机,组织未成年人在村居文化礼堂、春泥计划活动室、田园等场所开展农耕体验、作业辅导等系列活动。发挥村年轻党员作用开展好活动。充分利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及预备期的年轻党员,由青年党员组织未成年人参观村居的文化展区,了解本村的发展情况。通过“春泥计划”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生活,融洽村居邻里间的关系。
姓氏迁徙
“朱”姓孕育,从时间上判断,大致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定姓于两周初年和春秋战国时期,尔后崛起于两汉,兴盛于魏晋。木桥的朱氏是属于“曹朱”的一支。周灭商后,为示新朝的恩泽,并利于政权的巩固,把原居住曹地曹侠村到邾地。国亡后,曹氏后裔为纪念邾国,把“邾”去掉黾旁改朱姓,郡望沛国。
据《万姓统谱》和《蒲墟朱氏宗谱》载:赤岸朱姓,源自西汉大司农朱云的七世叔朱讯。朱讯,字孝祥,晋惠帝时举荐为五经博士,永兴元年出任东阳郡太守(今浙江金华),永兴三年,奉命调任临郡太守,秩满北归时,正值历史上有名的“永嘉之乱”后的四海鼎沸时期,北方正是军阀割据混乱的局面,中原地区的人民旧散逃避战乱,大量流入江南三吴之地。北归无望,遂定居于乌伤蒲墟里(即今赤岸)。更喜此地“双峰在南,清流在西,风物不殊,井疆特异”的秀丽山川,而成为了赤岸朱姓的鼻祖。
自朱讯定居赤岸至唐朝末年,已历二十一世,后裔达五六百人。唐禧宗广明元年(庚子),黄巢起义军挥师南下,途径赤岸,因仇恨官僚世族,赤岸朱氏屠杀殆尽,仅存朱禄和母陈氏二人。谱称“庚子之乱”。朱禄字洪基,号野塘老人,生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经此战乱,朱禄在母亲的协助下,重整家风,家境日益丰饶,娶妻生子四人,得孙十八人。朱禄一生信佛,乐善好施,晚年独资铸造铁塔二座立于双林寺山门。用余铁冶罗汉像十八尊,分授给十八个孙子。十八派子孙按照祖辈生前“长派守坟,幼派看门,其余各派,各奔前程”的嘱咐,长孙世东迁移到那里的梅溪边居住,名之为东朱,为前派始祖,而幼孙世宿留居赤岸,坚守朱氏的祖居地。
木桥百六公为世宿公的八世孙。名柏,行百六。百六公的父辈皆从师于南宋名臣徐文清(即徐侨),而百六公的侄子辈曾有过“九子七登科”的荣耀,百六公对侄朱叔麒宠爱有加,悉心培养。朱叔麒,字延祥,内舍甲科,曾三登进士榜,官定海县令,仕从事郎,奉国军节度使,以婺州路总管致仕,有文行,表率闾里,进阶朝散大夫。百三公因恩及犹子,移赠承直郎,婺州路总管判官。
到了南宋末年,奸臣当道,政局混乱,又值元兵大举进犯。为避战祸,以免庚子之乱重演,遂选择缸窑溪边定居下来。至今已传承廿八代,历时七百余年。
农耕文化根基深厚
木桥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钱塘江水系区域中的义乌江水系部分,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池塘星罗棋布,水原丰富,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过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齐头并进,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江南农村,是义乌的主要产粮区之一,素来有鱼米之乡之称号。一九七七东阳江筑堤防洪,二OO九年缸窑溪疏峻河道,增强了防洪抗旱能力,为保障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二OOO年,村里在上级部署下,平整土地,完成了路成框,田成方,改渠灌为喷灌的园田化工程。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近年来,经济建设向农村倾斜,大抓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工作,提倡政策支农,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农业得到了综合发展。村里建立了蔬菜和葡萄基地,也出现为养殖、养猪专业户和种粮专业户。
木桥虽然水路交通便利,但解放前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封闭农村。解放前只出现过零星的手工业酒坊。解放后,工业还是空白。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才比较兴旺:做千张豆腐盛行一时,打草绳、织草包遍及全村,养牛、培植树苗有一定规模,人们用自己勤劳双手,创造财富。可惜,这些才出土的萌芽,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全部割掉。改革开放后,私人企业如雨后春笋,特别是针织业,得到蓬勃发展,年利润在千万元以上就有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