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文化礼堂网>礼堂分布>江东街道 正文

宗塘文化礼堂:以史励志 以文化人

发布时间: 2016-12-13 15:59:43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应悦

  文化礼堂,展示了一个村庄的村史村情,沿袭了乡风民俗,传承了历史文脉,保留了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成为乡村历史文化传承的大平台和正能量的辐射源。江东街道宗塘村的文化礼堂也是如此,它以史励志、以文化人,在有限的空间里作出了好文章。

  文化意境相得益彰

  宗塘村,是宋代抗金英雄宗泽的故里,位于江东街道南面,毗邻风景优美的鸡鸣山公园,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东面为山,南面为山坡,西面为工商学院,北面为赤塘村。有环城南路、学院路、宾王路通过宗塘村,临近义东路,距义乌市中心约2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目前全村农户632户,人口1621人。

  伴着绵绵冬雨,日前记者来到宗塘村,在清澈流淌的盘溪边,静静耸立着的白墙黑瓦徽派建筑就是宗塘文化礼堂。古风古韵,在丝丝缕缕的细雨中,犹如一幅朦胧诗意水墨画,让人恍惚间仿佛游弋在画中一般。

  据礼堂管理员黄文安介绍,文化礼堂建成于2014年,占地面积共计1万5千平方米。整个文化礼堂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是文化礼堂,包括农家书屋、宗泽讲堂、老年活动中心等,可供村民进行娱乐活动和健身运动。后部分是古韵犹存的宗忠简公祠,是为纪念宗泽、弘扬宗泽精神而修建的。

  连接着文化礼堂与祠堂之间的文化长廊,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展示着村史村情、历史传说、文化古迹等内容;还是一个小园林,呈现出一派江南独具的婉约风貌,亭台水榭、小桥流水、古宅遗韵……置身于此,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当中,环境和文化的烘托相得益彰。

  难怪有村民开玩笑说:“自从有了这个文化礼堂,我们的文化生活感觉一下子‘高大上’了!”

  宗泽后裔迁居于此

  宗塘村村民多以宗为姓,有完整的族谱作证,这里的宗姓人家乃是宋代抗金忠臣宗泽嫡传后人。

  据权威的史书记载:宗泽,字汝霖,谥号忠简,1060年出生于义乌石坂塘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宗泽从小就“趣志不凡”,胸怀报国大志。1091年,33岁的宗泽前往京都开封应试,虽文章出众,才华横溢,但终因不满时政,立陈时弊。主考官以“其言直,恐忤旨”为由,将宗泽置于“末科”,赐同进士,之后历任县尉、知县、通判等职。

  “国难思良将”。如果不是适逢战乱,宗泽也许就这样在胸怀大志中哀其生不逢时,终其一生。是金人的铁蹄蹂躏中原,金兵直逼北宋京城开封城下,给年迈的宗泽提供了历史机遇。1126年,年迈的宗泽受命于危难之时,开始了独木撑天的壮阔人生。

  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后,一方面联络义兵扩大力量,另一方面抚慰军民整治战备,使东京汴梁成为一个强固的军事要塞。在金人大规模入侵中原时,各地州县纷纷陷落,惟有汴梁两河一带固若金汤,以至于金军士兵闻名丧胆,对宗泽又敬又怕。《宋史宗泽传》中记载:“泽威声日著,北方闻其名,常尊惮之,对南人言,必曰宗爷爷。”

  而今,在宗塘村居住的宗氏后人为盘溪宗氏宗族,是宗泽的儿子宗颖所创建的。

  重修于光绪辛丑年间的《盘溪宗氏宗谱》中记载:“宗氏其源出自南阳周大夫宗伯之后,……四方纷扰,有讳溥者避乱江南,居义乌金山普济寺。”“六世伯祖舜臣之子迁居廿三里(地名),祖舜卿沙溪石坂塘而生沃、泽。”“(宗泽)嗣子颖任兵部郎中后致政而返故乡,卜居鸡鸣山前古塘,名其家曰宗堂。”这段家谱,清楚记载了宗泽出生地为石坂塘,宗泽之子颖以宗堂(今宗塘)作为定居地。

  在宗颖亲自撰写的《世系纪原》中就曾提到:“奉赦葬忠简公于镇江金岘山后,颖以优居侍母东归,缘旧居湫隘,乃卜处于邑二都崇德乡鸡鸣山之原盘溪居焉,令子孙宗子第,恐世远属疏无必追溯,故订排行辈份字目八十字,并述受姓以来乃始迁,大略于总图之首。”也就是说,宗颖从石坂塘搬迁到鸡鸣山之原盘溪,是因为旧居狭小,已经容纳不下日益增多的族人,何况偏远的山区也不适于仕宦人家居住。

  而为何要搬到鸡鸣山之原盘溪,这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据《义乌县志》记载:“鸡鸣山县东五里,高五十丈。昔有人闻金鸡鸣其山,群鸡皆应,前瞰县郭,旁倪大溪,纵山萦回,上有小亭,九月九日士大夫毕会与此,又名登高台。”由此可见,当年鸡鸣山作为义乌的名山,历来是士大夫聚游之处,自然对宗颖有吸引力。而盘溪离县城较近,交通便利,这也是他迁居于此的原因之一。宗颖对这次搬迁是慎重的,他亲自是实地考察,然后决定迁址。清康熙辛未《宗氏重修宗谱序》中对宗颖此行有一段生动的描述。

  宗氏宗祠醇厚典雅

  提到宗泽和宗颖,就不得不再提宗忠简公祠。这座古老的祠堂潜藏于礼堂深处,在氤氲的雨雾下,少了一分旖旎,多了一分深沉。

  据村民宗土金介绍,宗忠简公祠的前身叫“盘溪宗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明隆庆六年,在故有祠堂的基础上扩建为宗忠简公祠。2011年祠堂开始动工重修,历时3年。

  如今的宗忠简公祠焕然一新。走进祠堂,可见这是一座前后三进的建筑,第一进是前厅,为二层小阁楼,用于摆放宗泽的相关资料。第二进是厅堂,俗称议事厅,堂内悬挂着康熙帝赐的“忠荩永昭”、乾隆帝赐的“丹忱贯日”牌匾以及宗氏族后的题词。最后面的里厅厅头上高悬岳飞的题词“尽忠报国”,厅内摆放着宗泽公的铜像,两边墙上分别绘有其妻子、儿子的画像。

  漫步于祠堂内,这里空旷而宁静,醇厚而典雅,一种悠远的历史文化氛围弥漫而来。在祠堂中细细寻味这位民族英雄、抗金名臣的点滴遗迹,禁不住思绪万千;目睹眼前身着战袍、双目炯炯的宗泽塑像,蓦然觉得:宗泽英雄未死,他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村民宗开樟坦言,重修后的宗忠简公祠与新建的文化礼堂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就如同一把金钥匙,以史励志,以文化人,不仅激励着村民们立志创业、奋发图强,也让村民们找到了精神家园和文脉传承。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郑忆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