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义乌文化礼堂网>礼堂分布>稠江街道 正文

柯村文化礼堂

发布时间: 2016-12-13 15:17:12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林晓燕

  同许多村一样,柯村文化礼堂也是在尊重原有宗祠建筑风格和祠堂功能的基础上,对郑氏宗祠进行了改建,增设了文化讲堂、图书室、棋牌室等文体场所,进一步丰富文化礼堂的内涵。在76岁的退休干部郑樟潭的引领下,我们走进了柯村文化礼堂。

  小村庄中说古今:先贤故事成追忆,现代文明看今朝

  据介绍,柯村始建于南北朝,以柯氏聚居而得名,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柯村由上柯村和下柯村两部分组成,郑、柯为主姓,也有不少王姓者。其中,柯氏是柯村的原住民,郑氏则是从马面岭移居而来。

  说到柯村的郑氏,据说祖上曾经是很风光的。相关资料显示,柯村郑氏原住马面岭下郑村,当时村落方圆数里,烟炊千余(户),是义乌最具规模和影响的村庄之一。马面岭最鼎盛的时期在南宋,是杭州至金华府的官道必经之地,途经马面岭茶亭的官员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宋光宗年间(公园1166年左右),时任南宋节度使的马面岭郑庆一,因遭奸臣诬陷而被斩首灭族。马面岭下郑村也惨遭株连,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值得庆幸的是,郑庆一的儿子当时因在柯村的外婆家做客而逃过一劫,之后在娘舅及其他亲属的扶持下,在柯村安家立业,繁衍生息。

  厅堂里悬挂着先祖挂像、古色古香的供桌……走进郑氏宗祠,就像走进了一台时光机,把这个家族儿女的故事用特有的方式展示在世人面前。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今的柯村常住人口有1400人左右,外来人口2000多,民风淳朴,村民之间礼让有加,邻里关系融洽,家里妻贤子孝,村里很少发生打架斗殴之事。

  改革开放以来,柯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或经商或上班,大多数家庭还有房租收入,日子过得风生水起。随着经济来源的多元化,村民的腰包鼓了,住的是楼房、开的是小车,家里大小电器也基本一应俱全。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村民的精神追求也没落下。除了学校,各种文学艺术门类培训点是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写完作业的他们也会结伴去灯光球场打球、健身。相对白天的行色匆匆,晚上的柯村就热闹休闲多了,忙碌了一天的老少爷们、姑娘大婶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或聊天下棋,或散步跳舞,也有去文化礼堂里喝茶看报,各得其所,自娱自乐,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农村文化生活氛围。

  郑樟潭老人说,现在的郑氏宗祠不是原址,是前些年新建的。

 

   “蒲篓村”里觅农耕:蒲篓水龙古路灯,水车民乐歇后语

  蒲篓、水龙、古路灯、独轮车……作为柯村文化礼堂的内容之一,这些老旧物件的展示很好地诠释了该村的农耕文化。

  传说,郑庆一死后被安葬于今王宅工作片堂楼下村的金鸡山上。风水先生在喊山时说的是:“金鸡朝北斗,代代儿孙做太守!”此话恰巧被路过的太白金星听到,心想:这还了得?于是,他就化身成一牧童,用牛鞭一扫金鸡山,说道:“金鸡朝北斗,代代儿孙做蒲篓!”就这样,郑氏子孙就开始走上了编织蒲篓之路。虽然这个传说带有一定的神话色彩,可信度不高,但柯村蒲篓倒真挺出名的。

  说到蒲篓,大多数年轻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上山砍柴时可以拿来装饭菜,可香了。”郑樟潭说,别看蒲篓不起眼,在以前用途可大了。因蒲篓通风、透气,中药行可以用它来储存分类的中草药,以防霉烂变质。蒲篓还可以用来蒸饭、蒸鸡、蒸馒头糕,据说,用蒲篓蒸出来的饭清香可口,旧时村民上山砍柴或外出时还会用蒲篓来装饭菜,便于携带。另外,江西、湖南一带农村还习惯把盐放到蒲篓里,盐店和盐贩也喜欢用大蒲篓来装盐,因此蒲篓在当地又叫“盐包”。

  柯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蒲篓村”,做蒲篓是许多人家世代相传的手工技术。蒲篓编织起源于明清时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农耕时期,村民除了种粮油作物外,总会挤出一点田地种植席草储存备用。在一些老人的记忆中,儿时经常会在清晨的睡梦中听到阵阵锤席草的木槌声,这是勤劳的大人们在为编织蒲篓做准备。编好的蒲篓除了供自家用外,还会拿到集市上去卖换点钱物来补贴家用。

  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包装材料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蒲篓制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柯村已基本没人从事这门行当了。

  众所周知,天干物燥季节容易发生大小火灾。现在,一旦着火可以打119,装备齐全的消防车可能几分钟后就会赶到。而在以前,村里灭火大多靠一种叫“水龙”的工具,因为是用木头做的,所以也叫“木龙”。据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介绍,几十年前,若发现谁家着火了,就会有人在村里敲锣相告,听到锣声的青壮年会抬着“水龙”闻讯而至,帮着灭火。如今,老一辈人口中的“灭火神器”已成为一种时代记忆,和其他老物件一起,以独有的存在方式供后人解读。

  如果说这些有限条件下造出来的物件是古人智慧的结晶,那么,民间音乐、歇后语等农耕文化的形成则充分反映了村民的积极乐观。

  义乌地处丘陵,以前水利设施不发达,一到旱季村民就会用水车灌水。“车子过一来,车子一双……两踩过,三四来七来……”柯村的这首“数车子”现在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不过,据说在当时可是很火的。据了解,数车子便是村民轮流车水时所唱的歌。这种歌既是田歌,又是劳动号子,歌词简明,易学,并可以根据顺序循环,唱到约定的数后,便停止车水和唱歌。

  “老虎食蝴蝶———勿过瘾”,“六个手指抓痒———格外巴结”……再看看这些带有义乌特色的歇后语,不禁令人莞尔。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祝璐